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黨的十九大中強調,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誠然,站在新時代的起點,青年幹部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奮鬥正當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
堅定理想信念,做敢為人先,樂於奮鬥的青年幹部。“何須淺碧深綠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正如毛主席曾生動地把我們青年人比作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青年人定當有蓬勃的朝氣、有昂揚的鬥志、有不竭的動力,鋭意進取、不懼挑戰、無畏艱難,樂於奮鬥。由此可見,青年一代,特別是青年幹部,能不主動擔起社會發展的重擔,學習紅軍二萬里長征過雪山,爬草地的堅韌,學習錢學森等一大批海歸學子忠貞報國的毅力,做新時代有夢想、有追求的青年嗎?
向先進學習,做能挑重擔、善於奉獻的青年幹部。古有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今有“光纖之父”高錕任勞任怨把自己的一生奉獻於國家,奉獻於人民。看似微乎其微的個人奮鬥,正是能匯聚成為祖國前行的強大動力。青年幹部就應該在不同的崗位上閃耀奮鬥的光芒。正如衝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的青年,無懼病毒的囂張,無畏生死,嘗過別人未嘗的苦,走進傳染率高發地區,不計日夜與病毒搏鬥;正如在祖國脱貧攻堅、鄉村振興一線堅定篤行的青年,頂着風吹雨打,在田間地頭調研,奉行的是吃苦耐勞,奮鬥不息的信仰,勵志要讓祖國每一寸土地上的百姓都過上幸福生活。正如西昌衞星發射中心關鍵技術崗位是清一色的年輕人一樣,祖國的優秀青年正在各行各業挑大樑。就像魯迅所説的那樣:“敢做,敢想,這才是勇者的氣概”。
珍惜機遇,以奮鬥為槳,在優秀的道路上馳騁。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全國各地意識到青年一代不可忽視的生機與活力,紛紛制定許多方案,用於發現和培養有志一代,為他們搭好舞台,盡情展示自我。從中央到地方紛紛向青年幹部拋出橄欖枝,只要你優秀,伯樂處處在。於是,各地紛紛出現亮點新聞,某某是最年輕的處級幹部,90後任正科級等等,黨和政府大力培養、提拔青年幹部,讓各部門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作為青年幹部,能不珍惜機遇,懷抱理想,讓青春年華在為國家、為人民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嗎?所以,青年幹部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敢為人先,樂於奮鬥,勇挑重擔,善於奉獻,將奮鬥之魂融匯成海,為成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去努力、去奮鬥。(楊培庚)